内江上半年经济成绩单位出炉 你怎么看?
| 招商动态 |2016-07-20
导读
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内江经济运行“平稳运行、稳定增长”的成绩单格外令人振奋——
看规模,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0.84亿元,增长7.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看速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9.48亿元,同比增长13.4%,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和年初预期目标高1.1、1.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7位;
看含金量,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财税金融运行稳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新农合农村居民参合率和报销比、国家级安全社区建设等民生工程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百姓获得感更强;
……
一系列指标显示:今年上半年内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优化、稳中向好,顺利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稳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促发展,贵在正确看待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成在坚持围绕主要矛盾攻坚克难补短板,精准分析,精准施策,精准发力。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加快实施主基调主战略,加快经济发展的思路更加辩证准确,驾驭复杂局面和经济发展的能力更加坚强有力。
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定力,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局面。
经济增长趋稳,稳在何处?
一是农业稳,小春粮油实现“双增产”,大春粮食作物播栽面积比去年增加1.1万亩,粮食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二是居民收入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和10.3%。三是就业稳,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5392人,完成年度目标的68.6%;城镇登记失业率3.88%,低于4.5%的控制目标。
稳定向上的力量,来自专注发展的强大定力。
今年初,我市相继出台《中共内江市委关于大力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决定》、《内江市产业发展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内江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内江市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明确了内江实现稳增长的路线图与时间表。
一季度数据出炉不久,我市随即制定出台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文件,突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和竞争新优势。
今年6月,我市明确了推进工业强市的八条措施,从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提升企业融资能力、支持工业企业创建品牌、加强技术改造创新、支持企业拓展市场等方面,对做实做强工业经济给出了具体的扶持帮助措施。
市委市政府的准确决策、各级各部门的积极作为,成为全市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好传统“升”新业“兴”
经济发展不仅要“快”,更要“好”。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化危为机,归根到底要靠创新驱动,要靠转方式调结构。上半年,我市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出现新的积极变化。
农业实现新突破:以万亩产业示范片为抓手,我市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上实现突破,今年1~6月,全市新发展万亩产业示范片1600公顷。
工业闯出新天地: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8%,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和年初预期目标高2、1.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6位。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288.52亿元,增长14.9%,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1%,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服务业跑出“加速度”:全市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75亿元,增长12.8%,比年初预期目标高0.8个百分点;住房消费持续活跃,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47.65万平方米,增长38.5%。
当前,内江正在加快改造提升冶金建材、机械汽配、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传统产业,加快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安全、再生资源等新兴产业。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记企业1972户,同比增长48.6%;新登记市场主体5542户,同比增长11.6%,市场主体总数超过11万户。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2.7%、6.8%。
伴随着传统“升”、新业“兴”,催生出许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新产品,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潜力、新活力正在加快孕育。
进挑战与机遇并存
“稳中求进”中,“稳”为“进”赢得空间,“进”为“稳”提供动力。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在盘点我市经济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更要以发展的眼光正视经济运行中的诸多挑战——市场预期持续低迷,全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处于荣枯线以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持续下跌;建筑业增长乏力,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财税增收后劲不足,地方税收持续稳定增长难度极大。
尽管我市经济运行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但也具有攻坚克难的机遇和优势。
跑赢下半场,满满的信心与底气不仅来自上半年全市经济良好局面激发的干事创业热情,更来自影响我市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正在加快聚集。
——国家层面利好政策更优。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及四川优先发展川南城市群,系列政策措施效应正加快释放。
——基础支撑能力更强。我市境内有高速公路7条、铁路5条、高铁1条,各县(区)都通高速公路、铁路,区位优势更加突出;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投资承接平台,发展潜力巨大。
——产业发展环境更好。机械汽配、食品饮料等支柱产业在下半年将迎来生产旺季,固定资产投资创下近三年来单月新高,工业用电量持续增长,发展预期增强。
——新的增长点更具活力。重点项目建设超出进度,23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4.9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1.5%;招商引资到位市外资金中的制造业项目资金,所占份额达到64.1%。
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依旧是下半年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全市上下将按照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顶住压力、保持定力、加倍努力,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提升,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目标已然锁定,需要我们继续保持积极向上、负重前行的精神状态,以足足的干劲,迈出稳稳的脚步。